|
題槐安閣 / 作者:黃庭堅 |
曲閣深房古屋頭,病僧枯幾過春秋。
垣衣蛛網蒙窗牖,萬象縱橫不系留。
白蟻戰酣千里血,黃粱炊熟百年休。
功成事遂人間世,欲夢槐安向此游。
|
|
題槐安閣解釋:
《題槐安閣》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曲閣深房古屋頭,
病僧枯幾過春秋。
垣衣蛛網蒙窗牖,
萬象縱橫不系留。
白蟻戰酣千里血,
黃粱炊熟百年休。
功成事遂人間世,
欲夢槐安向此游。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古老的閣樓——槐安閣,它的曲閣深房、古樸的外觀給人一種滄桑感。詩中提到了一位病弱的僧侶,他雖然經歷了很多年,但仍然孤獨地居住在這個古老的閣樓里。閣樓上的窗戶上布滿了蛛網,周圍的圍墻上也長滿了蔓生的植物,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景象。然而,這些景象并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仿佛時間在這里停滯不前。
詩人用白蟻戰爭的場景來比喻世事的消長。白蟻一旦戰爭結束,它們的血就會灑滿千里,而黃粱一旦煮熟,就代表了百年的安寧與休息。這里表達了一種功成名就之后的人生境界,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與無常。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槐安閣的向往。他希望能夠在這里游覽,感受到功成名就之后的寧靜和安逸。
賞析:
《題槐安閣》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古老閣樓的景象,通過對閣樓的描寫和與人生境遇的聯系,表達了對于安寧與寧靜的向往。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畫面感,給人以滄桑、蒼涼的感覺。白蟻戰爭的比喻則強調了世事無常,人生短暫的主題。
詩人黃庭堅以他獨特的感悟和深情的筆觸,將自己內心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到這首詩詞中。詩中所表達的對于寧靜和安逸的追求,也體現了宋代士人對于生活的態度和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于古老閣樓的描寫,以及與人生的聯系,表達了對于寧靜與安逸的向往,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于生命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