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 / 作者:黃庭堅 |
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
待作新年歡計,斷送春色。
桃李成陰,甘棠少訟,又移旌戟。
念畫樓朱閣,風流高會,頓冷談席。
西州縱有,舞裙歌板,誰共茗邀棋敵。
歸來未得,先沾離袖,管弦催滴。
樂事賞心易散,良辰美景難得。
會須醉倒,玉山扶起,更傾春碧。
|
|
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解釋:
《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在雨中觀賞花朵的景象,以送別彭文思使君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春色的思念和對快樂時光的珍惜。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政樂中和,夷夏宴喜,
官梅乍傳消息。
待作新年歡計,
斷送春色。
桃李成陰,甘棠少訟,
又移旌戟。
念畫樓朱閣,
風流高會,
頓冷談席。
西州縱有,舞裙歌板,
誰共茗邀棋敵。
歸來未得,先沾離袖,
管弦催滴。
樂事賞心易散,
良辰美景難得。
會須醉倒,玉山扶起,
更傾春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雨中花朵的景象為主題,同時也涵蓋了對快樂時光的珍惜和對春色的思念。首先,詩人黃庭堅通過描繪政樂中和、夷夏宴喜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在雨中觀賞花朵時的歡樂心情。官梅乍傳消息,則意味著春天的氣息已經傳遍官府,即將迎來新年的喜慶氛圍。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春色的無奈和失落。桃李成陰、甘棠少訟,暗示著花朵逐漸凋謝、草木漸漸枯黃,而春天的氣息也在逐漸消散。旌戟的移動象征著軍隊的行動,詩中的意象轉向了戰爭和政治,這與開篇歡樂的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對春天離去的感慨。
接下來,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歡樂時光,念及畫樓朱閣、風流高會和熱鬧的談席,但現實卻是頓然冷寂。西州的舞裙歌板、共飲茗香和下棋的對手已經不再陪伴,歸來后不得不先沾離袖,管弦聲催促著他離開。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快樂時光易逝的感慨,良辰美景難得。他希望能夠喝醉倒下,讓朋友們扶起他,再傾倒一杯春碧(指酒),以此來延續美好時光。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雨中花朵和表達對春色和快樂的思念,以及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傳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短暫而珍貴的美好時刻的體驗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