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荔枝) / 作者:黃庭堅 |
憶昔謫巴蠻。
荔子親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輕紅三百顆,一味甘寒。
重入鬼門關。
也似人間。
一雙和葉插云鬟。
賴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闌干。
|
|
浪淘沙(荔枝)解釋:
《浪淘沙(荔枝)》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浪淘沙(荔枝)》
憶昔謫巴蠻,荔子親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輕紅三百顆,一味甘寒。
重入鬼門關,也似人間。
一雙和葉插云鬟。
賴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闌干。
譯文:
回憶起曾經流放到巴蠻地方,
親手采摘荔子。
冰肌照耀在柘枝冠上。
太陽破開輕紅的果實,有三百顆,
味道甘甜又涼爽。
再次回到鬼門關,
卻感覺宛如人間。
一對和葉插在云鬟上。
幸得清湘的燕子面容,共同倚在欄桿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回憶的方式描繪了詩人在巴蠻地方采摘荔枝的情景。詩人回首往事,回憶起自己曾經被貶謫到巴蠻地區(qū)的經歷。他親自攀摘荔子,形容荔子的肌膚如同冰一般晶瑩剔透,映照著柘枝冠上的光芒。太陽透過輕紅的果實,照亮了詩人手中三百顆荔子,這些荔子既甜美又涼爽。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再次回到鬼門關(指巴蠻地方),卻感覺宛如人間。他將采摘到的荔子,插在云鬟上,形容自己幸運地擁有了清湘地區(qū)女子的容貌,與她們一同倚在欄桿上。
整首詩通過對采摘荔子的回憶,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荔子象征著甜美的事物,冰肌照映柘枝冠則展現了荔子的鮮美和詩人的情感。與此同時,詩人通過巧妙的比喻將自己的心境與荔子、清湘的女子相聯系,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過去經歷的回憶之情。整首詩意境優(yōu)美,情感真摯,展現了黃庭堅細膩的感受力和優(yōu)美的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