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 / 作者:黃庭堅 |
煙中一線來時路。
極目送、歸鴻去。
第四陽關云不度。
山胡新囀,子規言語。
正在人愁處。
憂能損性休朝暮。
憶我當年醉時句。
舊詩云:“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渡水穿云心已許。
暮年光景,小軒南浦。
同卷西山雨。
|
|
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解釋:
詩詞:《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
煙中一線來時路,
極目送、歸鴻去。
第四陽關云不度,
山胡新囀,子規言語。
正在人愁處。
憂能損性休朝暮。
憶我當年醉時句,
舊詩云:“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渡水穿云心已許。
暮年光景,小軒南浦。
同卷西山雨。
中文譯文:
煙霧中一線是來時的路,
遠遠望著,歸鴻飛去。
第四陽關的云霧無法穿越,
山間的胡鳥在歡快地鳴叫,知了也在鳴叫。
正在一個人的憂愁之處。
憂慮能損傷一個人的性情,讓人無法安寧。
我記得我年輕時候醉酒時寫的詩句,
那首古詩說:“我自己仿佛常常醉,滿眼風景替人擔憂。”
渡過水面,穿過云霧,我的心已經承諾。
晚年的時光,小樓在南岸。
與西山一起卷起的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黃庭堅寫給他的朋友七兄的一首和詩。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過去的回憶。
詩的開頭描述了一線煙霧中的來路,引發了對遠方歸鴻的離去的思考。接著,詩人提到第四陽關,意指無法逾越的障礙和困境,象征著人生中的挑戰和困擾。山中的胡鳥和知了的鳴叫,傳遞著一種生機和語言的韻律。
詩的中間部分表達了詩人的憂愁之處,他認為憂慮會傷害一個人的性情,使人無法享受朝夕的安寧。然后,詩人回憶起自己年輕時醉酒時寫下的詩句,以及那首詩中的“滿川風月替人愁”的意象,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懷戀和對繁華事物的思索。
最后,詩人通過描述渡過水面、穿過云霧,以及晚年小樓在南岸的景象,表達了對心中承諾的堅守和對晚年時光的希冀。與西山一起卷起的雨,象征著自然界的變幻和生命的起伏。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挫折和內心情感的思考和體悟。通過詩中的意象和抒情,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相結合,傳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