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 / 作者:黃庭堅 |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
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
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
|
訴衷情解釋: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翻譯及注釋
翻譯
桃花盛開,垂柳依依,江南的春色很美。雨過天晴,春風溫暖煙靄淡淡,讓人陶醉。
山巒黛綠,水波湛藍,綠水與青山相互映襯著。歌樓酒旗飄動,招人前去。姑且把青衫典當了換酒吧。
注釋
[1]灼灼:形容花朵顏色鮮明亮麗。
[2]鬖鬖:音sān sān,植物枝葉下垂貌。
[3]醺酣:形容天氣溫暖困人。
[4]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
[5]挼藍:浸揉藍草作染料,詩詞中用以借指湛藍色。
[6]酒旆:旆字讀作pèi,也可寫作“斾”,酒旆即是酒旗。
[7]故故:常常;屢屢。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賞析
詞的開頭一句就把最足以作為春天表征的桃花盛開,柳條垂拂這兩種典型景物描寫出來。第二句“春色滿江南”,用個“滿”字似乎表明不必再寫其他景物了,其實這是承上啟下,著意于過渡。一切景物都是相互關聯著的,美景還要有良辰襯托。如果碰到風雨如晦的天氣,即使是盛開的桃花,扶疏的柳條,看起來也會令人黯然魂銷。所以接下去轉向對天氣的描寫:“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這里邊包括四種意思:宿雨初晴,惠風和暢,煙靄澹淡,著人如酒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使人心曠神怡,正可以游目騁懷,飽覽自然風光。
下片前三句“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連貫而下,以濃重的色彩,繪出了江南山水的春容。“潑”字,“挼”字用得很有魄力,非崇尚纖巧者所能辦。
色彩濃麗的山和水,正承上闋“雨晴風暖煙淡”句而來,只有新雨之后,和風之中,天宇澄澈,萬木爭榮,才能為山水增輝。“潑黛”、“挼藍”二句不僅畫出了山色、水色,也反映了萬物春天里的勃勃生機。寫到這里為止,已經構成了一幅完整的色彩明麗的江南春景畫面。“良辰美景”都有了,但似乎還缺少點什么,抬頭望處,看到了“歌樓酒旆”。樓外的酒旗迎風飄動,足以惹人神飛。“故故招人”,生動地寫出了詞人的心理狀態。“故故”這里是故意、特意之義,酒旗當然談不上故意招人,只是因為詞人想喝酒,才產生這種感覺。這一句是移情手法的巧妙運用。酒興發作了,而阮囊已空,回去吧,卻又敗興,所以只好“權典青衫”。這一句是化用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曲江》二首之二)詩意,集中體現了詞人的性格、情趣。
黃庭堅這首小令,短短的四十四個字,江南春景層層敘寫,逐步展現。桃柳、天氣、山水、“歌樓酒旆”到結語,層層勾勒,上下呼應,脈理分明,語言沉著有力,意境風神曳,情景兼備,堪稱佳作。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創作背景
江南的春色,美景何止萬千,實在是數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詞人選擇了最能代表春天景物的桃花與楊柳,僅以“灼灼”與“鬖鬖”兩個詞就概括出二者的特色。《詩經·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句,把桃花的光鮮亮麗詞一筆概括,再加以盛裝出嫁的美人,可以說把桃花與新人之美寫到了極致。
最后三句,先寫歌樓酒旗好像也歡喜地招引他去喝酒,再化用典故,無錢時“權典青衫”也要去喝酒。面對良辰美景,詩人早已按捺不住喝酒賞景的欲望,表現了對江南春景的熱愛和寄情山水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