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作者:王安石 |
若言夢是空,覺後應無記。
若言夢非空,應有真實事。
燔燒陽自招,沈溺陰自致。
令汝嘗驚魘,豈知安穩睡。
|
|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解釋: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若言夢是空,覺后應無記。
如果說夢境是虛幻的,醒來后就應該沒有記憶。
若言夢非空,應有真實事。
如果說夢境是實在的,那其中應該有真實的事情。
燔燒陽自招,沉溺陰自致。
自己點燃了陽光,招引了光明;自己沉溺于陰暗,引發了黑暗。
令汝嘗驚魘,豈知安穩睡。
讓你體驗驚恐之感,卻不知道平靜的睡眠。
這首詩詞通過對夢境和現實的思考,表達了一種關于真實與虛幻、光明與黑暗的哲理。詩中作者提出了兩種觀點:一種是夢境是空無的,醒來后應該沒有任何記憶;另一種觀點是夢境是真實存在的,其中有真實的事情發生。這種對夢境的思考引申到人生的境遇上,暗示了人生中的種種困境與幸福都可能是虛幻的,而人們常常無法辨別真實與虛假。詩中的陽光和陰暗象征著人生中的光明和黑暗,燃燒陽光和沉溺陰暗是自己的選擇和行為,這些選擇和行為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作者通過探討夢境和現實的關系,以及人們對真實與虛幻的認知,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警示。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思辨性的主題和哲理意味。作者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揭示了人們對真實與虛幻的感知和認知的困境。同時,詩中的陽光和陰暗、燃燒和沉溺等對比形象也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思想,引發讀者對于真實與虛幻、幸福與困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