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作者:王安石 |
幸身無事時,種種妄思量。
張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長。
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
誰知受熱惱,卻不解思涼。
|
|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解釋: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幸運地無所事事時,各種妄想紛至沓來。
張三喘著窄窄的口,李四戴著長長的帽檐。
一失足,掉入地獄;再投身,落入熱鑊湯。
誰知道受到熱的煩惱,卻不明白思念涼爽。
詩意:
這首詩以幽默的方式描繪了人們在平淡的生活中常常會陷入種種煩惱和困境的情景。詩中的張三和李四代表了普通人,他們都面臨著一些煩擾和困難,而這些問題可能是微不足道或荒謬可笑的。詩人通過這種夸張和戲劇化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常常在瑣事中糾纏不清的心態。
賞析:
王安石以妙趣橫生的方式寫下了這首詩,通過詩中的對比和夸張,揭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微不足道的事情過度關注和糾結的現象。張三和李四的喘氣狀和帽檐的長度被用來形象地表達個人生活中的小困擾。而“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則是對這種困擾的夸張描繪,凸顯了人們對問題的過度反應。最后,詩人以“誰知受熱惱,卻不解思涼”來表達人們常常追求涼爽舒適,而不愿從內心去解決問題的心態。
整首詩運用了夸張和幽默的手法,以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展現了人們常常陷入瑣事困惑的情景,同時也反映了王安石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表達方式帶給讀者一種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生活中不必要的糾結和煩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