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 作者:王安石 |
寒聲一夜傳刁斗,云雪埋山蒼兕吼。
詩成吟詠轉凄涼,不如獨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聞,胡人高鼻動成群。
寒盡春生洛陽殿,回首何時復來見。
|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解釋: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北方邊疆的苦難和失落,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流離失所的痛苦感受。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聲一夜傳刁斗,
夜晚里傳來刁斗聲,
云雪埋山蒼兕吼。
云雪覆蓋著蒼茫的山脈,蒼茫的野獸發出呼喊。
詩成吟詠轉凄涼,
我寫出詩篇吟詠之后變得更加凄涼,
不如獨坐空搔首。
與其如此,還不如獨自坐著煩惱。
漫漫胡天叫不聞,
無邊無際的北方邊境呼喊聲不可聞,
胡人高鼻動成群。
胡人擁有高鼻子,聚集成群。
寒盡春生洛陽殿,
寒冷消失,春天出現在洛陽的宮殿里,
回首何時復來見。
回頭望去,何時才能再見面。
這首詩以北方的胡笳為背景,以寒冷和荒涼的環境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邊疆困境的哀嘆和思念。寒冷的夜晚,刁斗聲傳來,象征著邊疆的苦難和不安。云雪覆蓋著山脈,山中的野獸發出呼喊,暗示著荒涼和危險。詩人寫下了這些凄涼的景象,卻發現自己的詩篇無法完全表達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的失望和無奈。北方邊境的呼喊聲無法傳達到遠處,胡人的高鼻子象征著異族的特征,成群的胡人呈現出一種不可知的力量。然而,作者仍然期待著寒冷的消失和春天的到來,希望能夠再次見到洛陽的殿宇。整首詩以凄涼的筆調,描繪了北方邊疆的艱難處境和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