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 / 作者:王安石 |
東城酒散夕陽遲,南陌秋千寂寞垂。
人與長瓶臥芳草,風將急管度青枝。
|
|
清明解釋:
《清明》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城酒散夕陽遲,
南陌秋千寂寞垂。
人與長瓶臥芳草,
風將急管度青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明時節的景象。太陽已經西斜,酒宴散場,夜幕降臨得很慢。在南邊的小路上,一個孤單的秋千搖擺著,無人陪伴,顯得寂寞。此時,有人躺在長草叢中,與一個裝滿美酒的長瓶為伴。忽然,一陣風吹過,帶著急促的樂聲,穿過青枝間。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遲緩的清明時刻。通過描繪酒宴散場的場景,詩人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夕陽慢慢西斜,夜幕降臨得很慢,暗示著時間的流逝緩慢而無法挽回。南陌上的秋千寂寞垂下,象征著無人陪伴的孤獨和寂寞感。而詩中的人物選擇在芳草叢中與長瓶為伴,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追求簡單生活的態度。
最后兩句"風將急管度青枝"則是整首詩的高潮所在。風帶著急促的樂聲吹過,穿過青枝間,給整個場景注入了一絲活力和動感。這里的樂聲可能是指樂師吹奏的樂器聲音,也可能是詩人借景抒發內心的喜悅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表達了對光陰逝去的感慨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通過對寂靜與動感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簡單美好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