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 / 作者:王安石 |
圣人道大能亦博,學者所得皆秋毫。
雖傳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撓一草搖蟠桃。
顏回已自不可測,至死鉆仰忘身勞。
|
|
孔子解釋:
《孔子》是一首由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人道大能亦博,
學者所得皆秋毫。
雖傳古未有孔子,
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
欲撓一草搖蟠桃。
顏回已自不可測,
至死鉆仰忘身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孔子的贊頌和對學問的思考。詩人認為圣人的道德智慧是非常廣博的,學者們所得到的知識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盡管歷史上還沒有像孔子這樣偉大的人物,但那些微不足道的人怎么能夠理解天高地遠的境界呢?桓魋和武叔都是歷史上的人物,他們都因為不量力而失敗,想要搖動蟠桃這樣的神奇事物,但他們都無法做到。而顏回則是孔子的學生,他的智慧超出了人們的估計,甚至在死后仍然在追求知識,忘記了自己的辛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孔子及其學問的描述,展示了王安石對道德和智慧的崇拜。他認為圣人的智慧是無法被一般人所理解的,學者們所得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微不足道。通過對歷史上其他人物的對比,詩人強調了孔子的卓越地位和顏回的超凡智慧。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孔子及其學問的景仰和敬意,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類智慧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