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 / 作者:王安石 |
刳木為舟數(shù)丈余,臥看風月映芙蕖。
清香一陣渾無暑,時有驚榔躍出魚。
|
|
北山解釋:
《北山》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刳木為舟數(shù)丈余,
臥看風月映芙蕖。
清香一陣渾無暑,
時有驚榔躍出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北山舟行的景象。詩人刻削一段長長的木頭,制成一條船,大約有數(shù)丈長。他躺在船上,觀賞著風景和月色,它們倒映在水面上的芙蕖花中。在這舒適的環(huán)境中,清香撲鼻,一陣微風吹來,使炎熱的夏天不再炎熱。有時,魚兒躍出水面,仿佛被船的出現(xiàn)所驚動。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觀。詩人通過描述北山的舟行,展示了他對大自然的深刻觀察和感受。他將一塊木頭加工成船,并以舒適的方式躺在船上,享受著風景和月色。這種舒適和寧靜的感覺通過清香的氣息和涼爽的微風得以強調(diào),使讀者感受到夏日的涼爽和愜意。
詩中的描寫也包含了一些隱喻意味。木頭被刳削為舟,象征著人們通過努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改變自然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生活條件。而驚榔躍出魚的形象,則傳達出船的出現(xiàn)對水中生物造成的一種干擾和驚動。這種描寫可以理解為對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的隱喻,提醒人們在改造自然時要保持對生態(tài)平衡的關注。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通過舟行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寧靜、美麗和自然的向往,同時也提醒人們在改變自然環(huán)境時要保持謹慎和敬畏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