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酬宋妃六首 / 作者:王安石 |
山陂疇昔從吾親,諸父先生各佩紛。
零落長年誰語此,遲回故地卻逢君。
衣冠偶坐論經術,襁褓當時刺繡文。
更怪高材終未遇,有司何日選方聞。
|
|
次韻酬宋妃六首解釋:
《次韻酬宋妃六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陂疇昔從吾親,
諸父先生各佩紛。
零落長年誰語此,
遲回故地卻逢君。
衣冠偶坐論經術,
襁褓當時刺繡文。
更怪高材終未遇,
有司何日選方聞。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以次韻回應宋妃的六首詩。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與宋妃共同生活在山陂,懷念著曾經與父輩老師們一同學習的時光。多年過去了,誰還會談論這些零落的事情呢?然而,當他重返故地時,卻偶然遇到了宋妃。他們身著華麗的衣冠坐在一起,討論經書和學術,仿佛回到了當初刺繡文的時光。然而,詩人感嘆自己的高才卻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不知道什么時候官方才會聽到他的選方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憶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對曾經的學習環境和與宋妃的重逢的感慨之情。詩中的山陂代表了詩人曾經學習的地方,而親人、父輩和老師們的身影也在其中顯現。詩人用"零落長年誰語此"表達了他們的事跡似乎已被遺忘,沒有人再提及。然而,當他重返故地時,卻意外地遇到了宋妃,這種偶然的重逢使詩人倍感驚喜和欣慰。他們再次坐在一起,討論經書和學術,仿佛回到了年少時學習的時光,令人感到溫馨和懷念。
然而,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的遺憾和不滿。他提到自己的高才卻一直未能得到重用,高材生的才華似乎沒有被當時的官方所看重。詩末的"有司何日選方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被發現和重用的期盼。整首詩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對教育和學術的關注,以及對自己才華被認可的渴望。同時,通過描寫人物和環境,詩人也展示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傳達了一種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