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顯道五首 / 作者:王安石 |
臨川樓上柅園中,羅幃繡幕圍香風(fēng)。
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顏始紅。
杏花楊柳年年好,南去北來人自老。
舊事無人可只論,惟君與我同懷抱。
|
|
送吳顯道五首解釋:
《送吳顯道五首》是宋代文學(xué)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臨川樓上柅園中,
羅幃繡幕圍香風(fēng)。
觥船一棹百分空,
看朱成碧顏始紅。
杏花楊柳年年好,
南去北來人自老。
舊事無人可只論,
惟君與我同懷抱。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送別好友吳顯道時所作。詩人站在臨川樓上,眺望著柅園(一種園林形式)的景色。園中掛著華美的帷幔,繡幕隨風(fēng)飄動,營造出香風(fēng)襲人的氛圍。觥船在河上行駛,一艘接一艘,但都是空的,象征著吳顯道離去后的空虛感。然而,當(dāng)詩人看見太陽升起,紅光漸漸染紅天空時,他認識到心中的憂傷開始轉(zhuǎn)化為希望和喜悅。
詩人提到了杏花和楊柳,它們每年都如期盛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它們都有自己的美麗。這里用來比喻人的生命,無論是南方離開還是北方歸來,人們都會經(jīng)歷歲月的變遷,漸漸老去。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舊事無人可談?wù)摰倪z憾,只有他和吳顯道共同懷念。這是一首深情的送別之作,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和人生的變遷。通過景物的描寫,詩人抒發(fā)了自己對友誼和時光流逝的感慨。他用觥船一棹百分空的形象,表達了離別后的空虛和寂寞。然而,當(dāng)他看到朝陽升起、天空變得紅艷時,詩人的情緒也隨之轉(zhuǎn)化為對未來的希望和喜悅。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杏花和楊柳與人的生命相比,強調(diào)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遺憾,以及對吳顯道的深深思念。
整首詩詞意境優(yōu)美,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時光的珍視,并在離別的場景中展現(xiàn)出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詞既有離別的悲涼情緒,又透露出對友情和生活的熱愛,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