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與持。
便應(yīng)取酩酊,萬事不足惟。
平明蔡河風,回首成差池。
獨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磨刀鱠嚴冬,宿昔少陵詩。
還當捕鱸魚,載酒與我期。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文章為我唱,不數(shù)陸與皮。
|
|
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解釋:
詩詞:《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與持。
便應(yīng)取酩酊,萬事不足惟。
平明蔡河風,回首成差池。
獨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磨刀鱠嚴冬,宿昔少陵詩。
還當捕鱸魚,載酒與我期。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文章為我唱,不數(shù)陸與皮。
中文譯文:
邂逅君子堂,一起舉杯。
應(yīng)該暢飲暢飲,萬事皆不足以比擬。
清晨蔡河起風,回首已成差池。
只有我這個漫游者,仍然可以追逐行進。
寒冬中磨刀,讀著少陵的詩篇。
還應(yīng)去捕捉鱸魚,與我共享美酒。
甫里的松菊盛開,洞庭湖上柑橘垂垂。
文學為我歌唱,不計較陸機與皮日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裴如晦的送別之作,共分為三首。詩人與裴如晦相逢在君子堂,舉杯共飲,表達了對友誼的珍惜,認為只有與朋友共飲才能暢快地度過人生。詩中提到"取酩酊",意味著傾心暢飲,表示對友情的推崇。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早晨蔡河的風景,回首間已變得不同,暗喻時光易逝,人事易變。然而,詩人自比漫游者,仍然堅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詩中提到少陵詩,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表達了對文學的追求和熱愛。詩人說要去捕鱸魚,并載酒與裴如晦共享,在友誼中尋求快樂和滿足。
最后兩句描述了甫里的松菊盛開、洞庭湖上柑橘垂垂,展現(xiàn)了豐收的景象。詩人認為,文學為自己歌唱,不計較其他人的評價,表達了對自身獨特文學追求的堅持。
整首詩抒發(fā)了對友誼、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愛和自信,展現(xiàn)了王安石豪放灑脫的情懷和對人生的獨立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