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王逢原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蓬蒿今日想紛披,冢上秋風又一吹。
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廬山南墮當書案,湓水東來入酒巵。
陳跡可憐隨手盡,欲歡無復似當時。
|
|
思王逢原三首解釋:
詩詞:《思王逢原三首》
蓬蒿今日想紛披,
冢上秋風又一吹。
妙質不為平世得,
微言唯有故人知。
廬山南墮當書案,
湓水東來入酒巵。
陳跡可憐隨手盡,
欲歡無復似當時。
中文譯文:
蓬蒿今日想紛披,
荒野中的蓬蒿今天想要紛紛披散,
冢上秋風又一吹。
墳墓上的秋風再次吹過。
妙質不為平世得,
卓越的才華不為塵世所得,
微言唯有故人知。
微言細語只有親近的人才能理解。
廬山南墮當書案,
廬山南部墜入我的書案,
湓水東來入酒巵。
湓水從東方流入我的酒杯。
陳跡可憐隨手盡,
一切留下的痕跡可憐地隨手消逝,
欲歡無復似當時。
欲望的喜悅再也無法與過去相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他的故友逢原的三首詩中的第一首。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蓬蒿和秋風象征著荒蕪和凄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詩人說妙質不為平世所得,微言只有故人知,表達了自己才華卓越但卻不被世人理解的感受。這里的微言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只有親近的人才能領悟。
接下來,詩人以廬山和湓水為象征,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廬山墜入書案,湓水流入酒巵,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中故友的存在。然而,陳跡隨手盡,欲望的喜悅再也無法與過去相比,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故友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故友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自信,盡管被世人誤解,但只有親近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