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宗皇帝挽辭四首 / 作者:王安石 |
同執(zhí)群方至,因山十月催。
永違天日表,空有肺肝摧。
帳殿流蘇卷,鈴歌薤露哀。
宮中垂曉軔,西去不更回。
|
|
仁宗皇帝挽辭四首解釋:
詩詞:《仁宗皇帝挽辭四首》
同執(zhí)群方至,
因山十月催。
永違天日表,
空有肺肝摧。
帳殿流蘇卷,
鈴歌薤露哀。
宮中垂曉軔,
西去不更回。
中文譯文:
與你們一同執(zhí)掌國家大政來到此地,
因為歲月如山,時光匆匆催逼。
永遠告別了陽光下的朝廷,
徒留下心肝悲痛。
華麗的帳幕和殿宇,幕簾上的流蘇垂落,
鈴聲和哀怨的歌曲如薤露一般悲傷。
宮中的曙光將被垂下的帷幕遮蔽,
西去的路途將不再返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是一首挽辭詩。詩中以仁宗皇帝的口吻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政治權力的無奈。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執(zhí)政者與群臣一同前來執(zhí)掌國家大政的場景,但時間匆匆,十月已過,意味著仁宗皇帝在位的時間已經很短暫,離別之期迫在眉睫。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仁宗皇帝與朝廷的永別,他將告別統(tǒng)治下的朝陽和白天,表示自己將再也無法執(zhí)掌政務,只能空有心肝受到傷害。
接著的兩句描繪了宮殿中華麗的帳幕和殿宇,但此刻帷幕上的流蘇垂落,鈴聲和歌曲中充滿了悲傷和哀愁,象征著離別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仁宗皇帝西去的決意,他將離開宮廷,再也不會回來。這是對權力的無奈和對人世滄桑的感慨,也是仁宗皇帝對自己執(zhí)政生涯的一種總結和告別。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政治虛妄的思考,抒發(fā)了仁宗皇帝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同時,通過描繪宮廷的華麗與悲傷,詩中融入了對權力的顛沛流離和對人事變遷的感慨,展現(xiàn)了王安石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寫作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