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藻井仰窺塵漠漠,青燈對宿夜沈沈。
扁舟過客十年事,一夢此山愁至今。
|
|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解釋:
這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詩詞《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京峴城南隱映深,
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
竹月緣階貼碎金。
藻井仰窺塵漠漠,
青燈對宿夜沈沈。
扁舟過客十年事,
一夢此山愁至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位于京峴城南的竹林寺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內心對禪修境地的向往,并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感慨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描繪竹林寺的景色和環境,展現了一種清幽、寧靜的禪修境地。詩中的"兩牛鳴地得禪林"揭示了禪修之地的隱秘和寧靜,仿佛是兩只牛在這片竹林中鳴叫。"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則通過對自然聲音的描繪,增添了一種哀怨和寂寥的氛圍。"藻井仰窺塵漠漠,青燈對宿夜沈沈"表現了詩人在這個禪修之地度過的夜晚,藻井上的塵埃彌漫,青燈孤寂地映照著長夜。
整首詩以"扁舟過客十年事,一夢此山愁至今"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作為過客在這片禪修之地度過了十年的時光,然而這段時光卻如同一場夢一樣,仍然讓他愁緒滿懷。這種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貫穿了整首詩,展示了詩人對光陰流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與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境展示了王安石對禪修境地的向往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這種清幽、寧靜的氛圍和深邃的意境使得這首詩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