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枕 / 作者:王安石 |
百年春夢去悠悠,不復吹簫向此留。
野草自花還自落,鳴禽相乳亦相酬。
舊蹊埋沒開新徑,朱戶欹斜見畫樓。
欲把一杯無伴侶,眼看興廢使人愁。
|
|
午枕解釋:
詩詞:《午枕》
百年春夢去悠悠,
不復吹簫向此留。
野草自花還自落,
鳴禽相乳亦相酬。
舊蹊埋沒開新徑,
朱戶欹斜見畫樓。
欲把一杯無伴侶,
眼看興廢使人愁。
中文譯文:
春夢已逝百年之久,
再也沒有吹簫的人留在這里。
野草自然開放又自然凋零,
鳴禽們彼此互相鳴叫互相回應。
舊有的小徑被掩埋,新的道路被開辟,
紅墻斜倚著畫樓可見。
想把一杯酒獨自暢飲,
眼看興盛與衰敗令人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以描繪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為主題。詩中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生活的無常。詩人通過春夢的比喻,表達了時光的飛逝,百年來的夢境已經消逝得渺茫不再,再也沒有吹簫的人停留在這里,暗示了人事已非,時光不復。野草自然開放又自然凋零,鳴禽們互相鳴叫互相回應,揭示了自然界的循環和生命的無常。
詩中還描繪了舊有的小徑被掩埋,新的道路被開辟的景象,紅墻倚斜著畫樓,給人一種舊時光的頹然和新時代的嶄新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憂愁,他想獨自暢飲一杯無伴侶的酒,卻眼看著興廢的變遷給人帶來憂愁。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和人事變遷的描繪,展現了歲月無情的特點,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無常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深沉的語言和意象,喚起讀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共鳴和思考,表達了對興盛與衰敗的憂慮和無奈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