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即事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水際柴門一半開,小橋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無窮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
|
金陵即事三首解釋:
詩詞:《金陵即事三首》
水際柴門一半開,
小橋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無窮柳,
隔屋吹香并是梅。
中文譯文:
水邊柴門半開啟,
小橋分出兩條路通向青苔。
背向人影無盡的柳樹,
透過屋隔吹來的香氣同樣是梅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金陵即事三首》之一。詩人以金陵(即南京)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富有意境的景象。
首先,詩中描述了水邊柴門半開的景象。柴門一半開啟,顯示出居住在此地的安逸和寧靜。這種溫馨的氛圍與繁忙的城市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其次,詩人提到小橋分出兩條路通向青苔。小橋是連接兩岸的橋梁,分道而行,給人一種迷離和探索的感覺。青苔象征著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積淀,也給人以寧靜和深遠的感受。
接著,詩中出現了“背人照影無窮柳”,表達了詩人背對人群、獨自一人的心境。柳樹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意象,它柔軟的枝條和搖曳的姿態給人以優雅和自由的感覺。柳樹的影子無窮無盡,似乎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強調了人與自然的交融。
最后,詩中提到“隔屋吹香并是梅”,這是一種想象和聯想。詩人通過屋隔傳來的香氣,將梅花的清香與詩人所處的環境相聯系。這種畫面上的聯想,通過意象的疊加,增強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一個富有詩意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一種寧靜、美好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