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竹花 / 作者:王安石 |
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芬敷淺淺紅。
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解度春度。
|
|
石竹花解釋:
《石竹花》是宋代文學(xué)家王安石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回歸幽谷方才形成一片石竹花,地面上散發(fā)著淺淺的紅色芬芳。沒有車馬經(jīng)過欣賞,可憐的石竹花也能自得其樂度過春天。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春天歸來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述幽谷中石竹花的盛開,表達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機。作者以淡雅的筆觸,展現(xiàn)了大自然中微妙的細節(jié)和恢弘的力量。詩中的石竹花作為春天的象征,在寂靜的幽谷中綻放,雖然沒有人來欣賞,但它仍然能夠自我滿足,享受春天的美麗。
賞析:
1. 描繪自然景觀:詩中以石竹花為主題,通過描繪其初開的情景,展現(xiàn)了春天的回歸和大自然的美麗。幽谷中的石竹花,以其淡淡的紅色芬芳,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
2. 表達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詩中提到車馬不臨,意味著這片石竹花并非處于繁華之地,沒有人來觀賞。然而,作者并不因此而感到可憐,反而通過“亦解度春度”的描述,表達了石竹花自己在幽谷中度過春天的欣喜和滿足。這種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敬畏,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
3. 簡潔而含蓄的寫作風(fēng)格:王安石的這首詩詞以簡潔、純凈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受。他運用了寥寥數(shù)語,卻能描繪出春天的美麗和石竹花的自然之姿,給讀者留下了余韻和遐想的空間。
《石竹花》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敬畏。它以簡潔的語言和含蓄的表達方式,展現(xiàn)了王安石對自然美的獨特感受,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同時,詩中傳遞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引導(dǎo)人們?nèi)バ蕾p自然之美、珍惜自然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