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 / 作者:王安石 |
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時誰會得,坐憑江閣看飛鴻。
|
|
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解釋:
詩詞:《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高山流水意無窮,
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時誰會得,
坐憑江閣看飛鴻。
中文譯文:
高山和流水的意境無窮,
三尺長的空弦掛在膝上,制作精美如同桐木。
默默地感受這時刻的人究竟有誰能悟得,
坐在江閣上憑欄遠眺飛翔的大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以詩人在江閣上觀賞飛鴻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高山流水、弦音和江閣所帶來的無盡意境和詩意。
首句“高山流水意無窮”,通過描繪高山和流水的景象,表達了自然景觀所蘊含的深遠意義,同時也暗喻著詩人的心境,使讀者感受到無窮的意境。
接著,“三尺空弦膝上桐”,這句描述了一把三尺長的空琴弦掛在詩人的膝上,這里的桐木指的是制作琴的材料,形容琴弦的精美制作。這句意味深長,呈現了詩人在清靜的環境中,通過琴音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境界。
第三句“默默此時誰會得”,詩人借此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思考,他的境界和感受只有默默地體味,能夠理解和領悟的人并不多。
最后一句“坐憑江閣看飛鴻”,詩人坐在江閣上,憑欄遠眺飛翔的大雁,這一景象象征著遠方的希望和自由。通過觀賞自然景色和動物的自由飛翔,詩人可以得到內心的寧靜和升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詩人的心境,融合了音樂、自然和人的情感,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審美觀和情感表達方式。這首詩詞通過景物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世界,同時也引導讀者去思考生活中的真諦和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