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御溝 / 作者:王安石 |
渺渺金河漲欲平,數支分綠報清明。
常縈輦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靜見金輿穿樹影,清含玉漏過墻聲。
衰顏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
|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御溝解釋: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御溝》。下面是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渺渺金河漲欲平,
數支分綠報清明。
常縈輦路漂花去,
更引流杯送酒行。
靜見金輿穿樹影,
清含玉漏過墻聲。
衰顏一照自多感,
回首江南春水生。
譯文:
廣闊的金河漲得幾乎平靜,
一些枝條分開,綠色報告清明。
常常盤繞著輦道,漂浮的花朵飄散而去,
更引來流動的酒杯,送行者離去。
靜靜地看著金色的車輿穿過樹影,
清澈的玉漏聲從墻內傳來。
衰老的容顏一照,自然多感傷,
回首看江南的春水涌動而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金河漲潮平靜、枝條分綠、輦道上漂浮花朵等細節,展現了春天的盛景和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時,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喜悅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則描寫了一幅寧靜的畫面,金色的車輿穿過樹影,玉漏的聲音悄然傳來。這些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歲月的沉淀和時光的靜好,同時也映襯出了詩人內心的悲涼和感傷之情。
最后兩句“衰顏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衰老容顏的感嘆,同時也引發了對曾經的美好時光和江南春水的回憶。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感慨展示了王安石對于春天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