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杏花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看時高艷先驚眼,折處幽香易滿懷。
野女強簪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荊釵。
|
|
次韻杏花三首解釋:
《次韻杏花三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看時高艷先驚眼,
折處幽香易滿懷。
野女強簪看亦丑,
少教憔悴逐荊釵。
詩意:
這首詩以杏花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杏花的觀察和感受。詩人首先描述了杏花的美麗,稱其高聳艷麗,讓人眼前一亮。接著,詩人提到折下杏花后,花朵散發的幽香使人心懷愉悅。然而,詩人也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殘酷。他將自然界的美景與人的命運相對比,表達了一種對現實的思考和悲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杏花的美麗和清香。詩人通過對杏花的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世俗丑陋的反思。杏花是春天的代表之一,而春天又象征著生機和希望。然而,詩人巧妙地將杏花與人性和命運聯系在一起,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在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往往只是瞬間的,一旦經歷了時間和變故,就會褪去光彩。詩中的"野女"指的是自然界的女子,與人間的女子相對比,強調了世俗對美的扭曲和破壞。詩人以此寄托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反思。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杏花的美麗與人生的無常相結合,既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又折射出對人生苦難和現實的思考。它展示了王安石深刻的思想觀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宋代文學中一首優秀的詩詞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