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舊挽青條冉冉新,花遲亦度柳前春。
肌冰綽約如姑射,膚雪參差是太真。
搖落會應傷歲晚,攀翻剩欲寄情親。
終無驛使傳消息,寂寞知誰笑與顰。
|
|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解釋:
詩詞:《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舊挽青條冉冉新,
花遲亦度柳前春。
肌冰綽約如姑射,
膚雪參差是太真。
搖落會應傷歲晚,
攀翻剩欲寄情親。
終無驛使傳消息,
寂寞知誰笑與顰。
中文譯文:
舊時的青梅枝條漸漸變新,
花朵雖然開得晚,也度過了柳樹前的春天。
肌膚如冰,姿態婀娜,仿佛是姑射的女神,
皮膚如雪,參差不齊,真是太美了。
搖曳而落下來的梅花會應該傷害晚年的歲月,
攀爬著、翻飛著的梅花只剩下寄托情感的親人。
最終沒有驛站的使者傳遞消息,
孤寂無人知曉是誰在笑,是誰在皺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作品,以梅花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梅花是冬季中的獨特存在,它的花期較晚,常常在其他花朵凋謝之后才開放,所以被稱為“花遲”。詩中通過形容梅花的美麗,如姑射的女神一般肌膚細膩婀娜,皮膚潔白紛至,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之情。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梅花雖美,卻搖曳而落,象征著歲月的逝去和人生的短暫。在晚年之時,梅花的凋謝會更加令人傷感。詩人把攀爬和翻飛的梅花與寄托情感的親人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奈。沒有驛站的使者傳遞消息,詩人感到寂寞無助,不知道有誰在笑,有誰在皺眉。這種無法傳遞情感和溝通的孤獨狀態,增添了整首詩的憂傷情調。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寫,抒發了對美的贊美和對時間流轉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奈之情。它以簡潔的詞語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