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林示道原 / 作者:王安石 |
昨登定林山,俯視東南陔。
但見一方白,莫知所從來。
濕銀注寒晶,奩以青培堆。
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是夕清風興,煩云豁然開。
常娥攀桂枝,顧景久徘徊。
杖藜忽高秋,陳跡與子陪。
壯觀非復昔,平蕪夜莓苔。
|
|
定林示道原解釋:
《定林示道原》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昨日登上定林山,俯瞰東南陔。
只見一片白云,不知其來處。
濕潤的霧氣如銀流淌,冰晶似寒露。
遠遠的云霧之中,仿佛有一座白玉臺。
夜晚清風吹拂,煩擾的云霧豁然散開。
常娥攀爬桂樹枝,眺望景色久久徘徊。
拄著拐杖,忽然到來的秋天,我與子同來留下足跡。
壯麗的景象已不再如從前,平坦的地面覆蓋著夜色中的苔蘚。
這首詩描繪了王安石登上定林山的場景,以及他在山上所看到的景色。詩中以云霧為主要意象,通過描寫云霧的形態和顏色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緒。詩中的云霧被形容為白色,濕潤如銀,冰晶般寒冷,給人以清涼和神秘的感覺。云霧中似乎還有一座白玉臺,增添了一絲幽玄和仙境般的意境。
在夜晚清風吹拂之下,原本擾亂的云霧突然散開,揭示出美麗的景色。詩人常娥攀爬桂樹枝,久久凝視著這壯麗的景色,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喜愛和沉思。最后,作者與伴侶一同留下了足跡,但他意識到,這里的景色已經與過去不同,夜色中的苔蘚掩蓋了原本平坦的地面,暗示著歲月的更迭和變化。
這首詩詞以云霧和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思考。同時,詩中也蘊含著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哲理,傳達了對變遷和歲月的感慨。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意境和抒情,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感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