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仲庶出守潭州 / 作者:王安石 |
吳公治河南,名出漢廷右。
高才有公孫,相望千歲後。
平明省門開,吏接堂上肘。
指撝談笑間,靜若在林藪。
連墻畫山水,隱幾詩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東南守。
傳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復(fù)在荊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淥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賈生否。
|
|
送吳仲庶出守潭州解釋:
詩詞:《送吳仲庶出守潭州》
作者:王安石(宋代)
吳公治河南,名出漢廷右。
高才有公孫,相望千歲后。
平明省門開,吏接堂上肘。
指撝談笑間,靜若在林藪。
連墻畫山水,隱幾詩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東南守。
傳鼓上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復(fù)在荊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淥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賈生否。
中文譯文:
吳公被派往河南治理,名聲傳遍朝廷右部。
他才華出眾,堪比公孫策,相信他將在千秋之后獨領(lǐng)風(fēng)騷。
清晨省門開啟,官吏們迎接他入堂。
他指點江山,談笑之間宛如置身于靜謐的林藪。
墻上畫滿了山水畫,幾案上隱藏著成千上萬首詩。
他懷揣著對江湖的思念,果然獲得了東南地區(qū)的守職。
擊鼓聲傳到了清澈的湘水上方,旌旗覆蓋了牛斗山。
如今河南治理安定,再度回到了荊人的口中。
自古以來,楚國就有出色的人才,酃淥地有著美酒之鄉(xiāng)的美譽。
不知道樽前的客人們還能否再見到他,是否還能與賈生共飲一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送別吳仲庶出任潭州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吳公治理河南的場景,表達(dá)了對他才華出眾的贊賞和對他未來成就的期望。
詩中以自然景物和官場生活的對比來突出吳公的才華和高尚品質(zhì)。詩人運用林藪和山水畫來形容吳公的官場風(fēng)度,將其與自然的寧靜和美麗相聯(lián)系,突顯了他的高雅和深邃。
詩人也表達(dá)了對吳公的思念和對他未來事業(yè)的祝福。他希望吳公能夠在東南地區(qū)的守職中發(fā)揮才華,使得治理安定。詩人還提到了楚國有出色的人才和美酒之鄉(xiāng)的傳統(tǒng),暗示著吳公將在河南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并為河南帶來繁榮和幸福。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詩人對吳公未來的擔(dān)憂和不舍,他不知道吳公是否還能再次相聚,并與賈生共享美酒。這種別離的情感洋溢在詩中,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吳公出任潭州的場景和情感,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才華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時也抒發(fā)了對治理河南的期望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