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柳子玉同年 / 作者:王安石 |
三年不上鄴王臺,鴻雁歸時又北來。
水底舊波吹歲換,柳梢新葉卷春回。
塵沙浂漠凋雙鬢,簫鼓匆匆把一杯。
勞事欲歌無與和,衰顏思見故人開。
|
|
呈柳子玉同年解釋:
詩詞:《呈柳子玉同年》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三年不上鄴王臺,
鴻雁歸時又北來。
水底舊波吹歲換,
柳梢新葉卷春回。
塵沙浂漠凋雙鬢,
簫鼓匆匆把一杯。
勞事欲歌無與和,
衰顏思見故人開。
中文譯文:
三年不曾登上鄴王臺,
大雁南飛歸來北迴。
水底的波紋吹拂著歲月的更迭,
柳樹梢頭新葉卷起了春天的回歸。
塵沙飛揚的戈壁荒漠使雙鬢凋零,
簫鼓聲匆匆地敲打著一杯酒。
疲憊的事務想要歌唱卻無人和和,
衰老的面容思念著故人的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故人離別的思索與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詩人長時間不曾登上鄴王臺,同時大雁南飛北歸的景象再度出現。這里以鄴王臺和大雁作為象征,暗喻著時間的推移和人事的變遷,詩人感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水底的波紋和柳樹新葉,分別象征著歲月更迭和春天的到來。水底的波紋吹拂著歲月的更替,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變化,而柳樹新葉的卷曲則象征著春天的回歸和生機的復蘇。這里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光陰流轉和生命力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面對疲憊和衰老的境遇。塵沙飛揚的戈壁荒漠使詩人的雙鬢凋零,簫鼓聲匆匆地敲打著一杯酒。這里通過描寫詩人的外貌和環境,表達了他的疲憊和衰老。而"簫鼓匆匆把一杯"的描述,則暗示著他對逝去時光的抱歉和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和期盼。勞碌的事務使他難以歌唱,沒有人與他一同和和。衰老的面容思念著故人的歸來,暗示著詩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這里詩人通過對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和對心靈寄托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故人離別的思索與感慨,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