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 / 作者:王安石 |
昭陵持橐從游人,更見熙寧第四春。
寶稱中開移玉座,華燈錯出映朱塵。
輦前時看新歌舞,仗外還如舊徼巡。
投老逢時追往事,卻含愁思度天津。
|
|
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解釋:
詩詞:《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
昭陵持橐從游人,
更見熙寧第四春。
寶稱中開移玉座,
華燈錯出映朱塵。
輦前時看新歌舞,
仗外還如舊徼巡。
投老逢時追往事,
卻含愁思度天津。
中文譯文:
昭陵中帶著游人的行囊,
再次迎來了熙寧時代的第四個春天。
寶座移開中央,展示出了玉座,
華麗的燈光在朱塵中閃爍交錯。
輦車前面時常看到新的歌舞表演,
軍隊的巡邏依然像過去一樣。
老年人投入到過去的回憶中,
卻帶著憂愁和思念渡過天津。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王安石的作品,他以描寫生活、自然和社會現象為主要特點。《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這首詩是在上元節期間從游人的角度描繪了京城的喜慶景象。
詩中首先描述了昭陵(一座陵墓)中的游人們帶著行囊從昭陵出發,迎接著新的一年的到來。他們目睹了熙寧時代的第四個春天,這里可以理解為整個社會的興盛景象。
接著,詩人描繪了集禧觀的盛況。寶座被移開,展示出了莊嚴華美的玉座,華燈璀璨,映照出漫天的紅塵。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在輦車前觀賞新的歌舞表演的景象,同時軍隊巡邏的場景依然如故。老年人投入到過去的回憶中,思緒中充滿了憂愁和思念,同時也感嘆時光的飛逝。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上元節時的景象,展示了社會的繁榮和人們的歡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昭陵中游人的離去與熙寧時代的興盛形成鮮明的對照。寶座的移動和華燈的閃爍給人一種喜慶繁華的感覺。
詩人通過描寫新的歌舞表演和軍隊的巡邏,展示了時光的流轉,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投老逢時追往事,卻含愁思度天津"揭示了詩人對時光的無情流逝和對過去歲月的留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上元節的喜慶景象,同時通過對比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往事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