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鼎 / 作者:王安石 |
禹行掘山足百谷,蛟龍竄藏魑魅伏。
心志幽妖尚覬隙,以金鑄鼎空九牧。
冶云赤天漲為黑,寒風余吹山拔木。
鼎成聚觀變怪索,夜人行歌鬼晝哭。
功施元元後無極,三姓衛守相傳屬。
弱周無人有宜出,沈之九幽拆地軸。
始皇區區求不得,坐令神奸窺邑屋。
|
|
九鼎解釋:
《九鼎》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禹行掘山足百谷,
蛟龍竄藏魑魅伏。
心志幽妖尚覬隙,
以金鑄鼎空九牧。
這首詩詞以禹為主題,描述了他治理洪水的壯舉。禹行走于山脈之間,開鑿山巒以引導百川匯聚,蛟龍躲藏,魑魅隱匿。禹的心志高妙,他的思想和行動都超越了一般凡人,以黃金鑄造了一座九鼎,象征著國家的權威。
冶云赤天漲為黑,
寒風余吹山拔木。
鼎成聚觀變怪索,
夜人行歌鬼晝哭。
詩中描繪了禹治水的過程,冶云和紅日遮蔽了天空,寒風吹襲,山木被連根拔起。鼎成之后,人們聚集觀看,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夜間有人歌唱,白天有鬼哭。
功施元元后無極,
三姓衛守相傳屬。
弱周無人有宜出,
沈之九幽拆地軸。
禹的功績傳承了后世,沒有極限,代代流傳。三姓衛守的職責也傳承了下來。這里提到了周朝的衰落,沒有人有能力出來承擔治理的責任,而禹的后代沈拆開了九幽地軸,為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始皇區區求不得,
坐令神奸窺邑屋。
最后兩句描繪了秦始皇的局限性和獨裁統治。始皇希望得到九鼎的力量,但他的所作所為卻成為神明的恥笑,窺視整個國家的人民。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禹治水的壯舉,展示了禹的智慧和勇氣,以及他對國家和民眾的關懷。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當時社會政治現狀的批評,暗示了王安石對統治者的警示和期望。
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雋永的語言,展示了王安石的才華和他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