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楊樂道見寄 / 作者:王安石 |
宅帶園林五畝余,蕭條還似茂陵居。
殺青滿架書新繕,生白當窗室久虛。
孤學自難窺奧密,重言猶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詩社,只待春蒲葉又書。
|
|
和楊樂道見寄解釋:
詩詞:《和楊樂道見寄》
宅帶園林五畝余,
蕭條還似茂陵居。
殺青滿架書新繕,
生白當窗室久虛。
孤學自難窺奧密,
重言猶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詩社,
只待春蒲葉又書。
中文譯文:
家宅帶著五畝余的園林,
荒涼的景象卻有茂陵的氣韻。
擺滿了書架的新編著作,
未經閱讀的白紙堆積在窗前,屋內顯得空虛久矣。
我這孤學者很難深入探究奧秘,
但重復言辭依然能夠慰藉空無的心靈。
我常常想將相思之情投入詩社,
只等待春天荷葉重新綻放,再次書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安石所作,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思考和期望。詩人描述了自己的居所,雖然只有五畝的園林,但卻給人一種茂陵般的富饒和莊嚴感。然而,詩人所處的環境卻顯得蕭條和荒涼,空虛的房間里堆滿了未讀的書籍,顯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孤獨。
詩人自稱為孤學者,他對于深奧的學問和知識有一種渴望但又難以理解的感受。盡管如此,他仍然堅持不懈地用重復的言辭來慰藉自己內心的空虛和寂寞。他希望能將自己的相思之情傾訴于詩社之中,期待著春天的來臨,荷葉重新生長,為他書寫新的篇章。
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居所和內心的描繪,展現了對于知識和情感表達的渴望,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于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