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豐張令修芍陂 / 作者:王安石 |
桐鄉振廩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傳。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為政似當年。
魴魚鱍鱍歸城市,粳稻紛紛載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勝游思為子留篇。
|
|
安豐張令修芍陂解釋:
詩詞:《安豐張令修芍陂》
桐鄉振廩得周旋,
芍水修陂道路傳。
日想僝功追往事,
心知為政似當年。
魴魚鱍鱍歸城市,
粳稻紛紛載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
勝游思為子留篇。
中文譯文:
桐鄉振起官府的糧倉,得以周旋運作,
修筑芍水的陂塘,道路相傳。
每日回想過去的功績,心中明白治政與當年并無二異。
魴魚、鱍鱍魚回歸城市,
粳稻紛紛裝載著酒船。
楚相的祠堂依然良好,
勝游的思緒留下篇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的作品,描述了他擔任安豐縣令期間,在桐鄉進行糧倉運作和修筑芍水陂塘的情景。他回想過去的政績,感嘆自己治政的決心與當年并無差異。
詩中提到的魴魚和鱍鱍魚是當地的特產,歸城市可能是指供應給城市居民享用。粳稻則是指高質量的稻米,用船載運。楚相的祠堂指的是楚國相國的陵墓或祭祀場所,表明歷史悠久,仍然保存完好。勝游思為子留篇則表達了王安石游覽名勝時的思緒,表現了他對于文學創作的留戀和追求。
這首詩描繪了王安石在擔任安豐縣令期間的政績和為政之志,展現了他為民辦事、勤政為民的精神。同時,通過描寫當地特產和景色,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之情。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過去經歷的回憶和對當下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作為政治家和文學家的才華和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