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 / 作者:王安石 |
神泉冽冰霜,高穴與云平。
空山渟千秋,不出嗚咽聲。
山風吹更寒,山月相與清。
北客不到此,如何洗煩酲。
|
|
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解釋:
詩詞:《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神泉冽冰霜,
高穴與云平。
空山渟千秋,
不出嗚咽聲。
山風吹更寒,
山月相與清。
北客不到此,
如何洗煩酲。
中文譯文:
神泉中冰霜清冷,
高山洞穴與云平齊。
空山中的寒穴歷久彌新,
不斷傳來凄涼嗚咽之聲。
山風吹拂更加寒冷,
山月與寒風相輔相成。
北方的客人未曾來到此地,
他們如何能夠洗滌煩憂與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創作的一首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幽靜而寒冷的山洞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中的"神泉冽冰霜,高穴與云平"描述了山洞中清澈的泉水如同冰霜一般清冷,洞穴高懸在云端,形成了一幅寧靜而壯麗的畫面。
接著,詩人描述了空山中的寒穴歷久彌新,不斷傳來凄涼嗚咽之聲。這里的寒穴可以理解為人們內心深處的困苦和憂愁,而凄涼嗚咽的聲音則是詩人對于人生的痛苦和無奈的抒發。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山風吹拂更加寒冷,山月與寒風相輔相成的景象,進一步加強了詩中的寒冷氛圍,也暗示了生活的艱辛和人生的孤寂。
最后兩句"北客不到此,如何洗煩酲"意味著當時的詩人王安石感嘆北方的游客無法親臨此地,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洗去內心的煩憂和痛苦,表達了他對于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對于內心解脫的渴望。
整首詩以寒穴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苦難和痛苦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內心解脫和寧靜境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