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 / 作者:王安石 |
側足呻吟地,連甍瘴瘧秋。
窮鄉醫自絀,小市藥難求。
肝膽疑俱破,筋骸漫獨瘳。
慚君遠從我,契闊每同憂。
|
|
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解釋:
詩詞:《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側足呻吟地,連甍瘴瘧秋。
窮鄉醫自絀,小市藥難求。
肝膽疑俱破,筋骸漫獨瘳。
慚君遠從我,契闊每同憂。
中文譯文:
我側身坐著疼痛呻吟,連著房檐傳來瘴瘧的秋天。
窮鄉僻壤沒有醫生,小市場上藥物難尋求。
肝臟和膽囊似乎都要破裂,筋骨間彌漫著孤單的病痛。
為了遠離朋友,我感到慚愧,我們的感受和憂愁都是相通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王安石自己患病時的痛苦和無奈。他所處的地方貧窮偏僻,醫藥資源匱乏,使得他無法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藥物。身體的疼痛使他感到肝膽俱破,筋骨瘦弱,同時他也為遠離朋友們而感到慚愧,因為他們都共同經歷著病痛和憂愁。
賞析:
《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是王安石在宋代時期創作的一首短詩,表達了作者在疾病困擾下的身心之痛和與朋友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瘴瘧秋天的描繪,形象地表達了病痛的嚴重性和無處不在的困擾。同時,描寫了作者所處的環境的醫療資源匱乏,使得他無法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藥物,加劇了病情的困擾和痛苦。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遠離朋友的愧疚之情,他們彼此間的情感相通,共同承受著病痛和憂愁。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身體和心靈的痛苦,展現了他在困境中的堅韌和感傷之情,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