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平甫贈三靈山人程惟象 / 作者:王安石 |
家山松菊半荒蕪,杖策窮年信所如。
占見地靈非卜筮,算知人貴自陶漁。
久諳郭璞言多驗,老比顏含意更疏。
只欲勒成方士傳,借君名姓在新書。
|
|
次韻平甫贈三靈山人程惟象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次韻平甫贈三靈山人程惟象》。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鄉的山上,松樹和菊花已經有一半荒蕪,
我手扶著拐杖,度過了整整一年,信仰從未改變。
雖不能占卜地靈,也無法推算命運,
但我明白,一個人的貴賤在于自己的修行。
長久以來,我深諳著郭璞的言論,他的話語多次得到驗證,
但年老的我與顏含的意境相去甚遠。
我只想將自己的心得成為方士的傳承,
借你的名姓寫在新的書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悟。詩人描述了家鄉的山上松樹和菊花凋零的景象,暗喻著時光流轉、事物易變的無常性。詩人堅持不懈地度過了一年的時光,表現出他對信仰的忠誠和對追求真理的執著。詩人認為,雖然無法通過卜筮和推算來預測命運,但一個人的價值與尊貴在于自身的修行和品德。他引用了郭璞的言論,強調了學識和經驗的重要性,并表示自己雖然年老,但與顏含的理解和境界相去甚遠。最后,詩人希望將自己的心得傳承下去,以方士的身份留名于新的著作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通過描繪家鄉山上凋零的景象,詩人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事物變遷的感慨,體現了生命的無常性和短暫性。詩人堅守信仰,度過了一年的時光,展現了他對追求真理和堅守信念的執著。他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在于自身的修行和品德,而不是僅僅依賴卜筮和推算命運。引用郭璞的言論,詩人強調了學識和經驗的重要性,與顏含的意境形成了對比,彰顯了詩人的獨特見解和境界。最后,詩人希望將自己的心得傳承下去,以方士的身份留名于新的著作中,表達了他對知識傳承和學術發展的期望和愿景。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人生、信仰和知識的思考,表達了對修行和學術傳承的渴望,具有鮮明的宋代文人風格和王安石的獨特思想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