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照堂 / 作者:王安石 |
任公蹲會稽,海上得招提。
凈觀堂新構,幽尋客屢攜。
飛檐出風雨,灑翰落虹蜺。
投老黃塵陌,東看路恐迷。
|
|
靜照堂解釋:
詩詞:《靜照堂》
作者:王安石(宋代)
朝代:宋代
任公蹲會稽,海上得招提。
凈觀堂新構,幽尋客屢攜。
飛檐出風雨,灑翰落虹蜺。
投老黃塵陌,東看路恐迷。
中文譯文:
任公在會稽蹲守,海上得到招提的邀請。
凈觀堂新建成,幽靜的游客常常帶來。
飛檐下風雨,灑下文稿如彩虹。
走在古老的黃土路上,向東看路途恐怕會迷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場景,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詩人王安石被任命到會稽(現在的浙江紹興)擔任官職,他接到了來自招提(佛寺中的高僧)的邀請,前往招提所在的海上地區。詩中提到了凈觀堂,說明這是一個修行的場所,而幽靜的游客常常來到這里。飛檐下的風雨灑落在文稿上,如同彩虹般美麗。最后,詩人投身于黃土陌路,向東望去,心中擔憂會迷失方向。
賞析:
《靜照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安靜而富有詩意的場景。通過描繪凈觀堂、飛檐下的風雨和黃土陌路,詩人展示了自然景觀與人情思緒的交融。詩中的靜謐與幽靜給人以寧靜和安詳的感覺,凈觀堂的建筑和飛檐下的風雨則增添了一絲浪漫和詩意。詩人的心境也透過詩中的景物得以體現,他對于前方路途的迷茫和擔憂,映照出人生的無常和迷惘。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在寧靜中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憂慮,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化事業的推動而聞名。他的詩作以豪放清新、意境深遠著稱,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繪,展示了他獨特的思想和情感。《靜照堂》是他的一首代表作,憑借著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給讀者帶來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