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頡 / 作者:王安石 |
倉頡造書,不詰自明。
於乎多言,只誤後生。
|
|
倉頡解釋:
詩詞:《倉頡》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倉頡造書,不詰自明。
於乎多言,只誤後生。
中文譯文:
倉頡造書,自然明白,無需審問。
唉呀,言辭繁多,只會誤導后來的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倉頡造字的過程,以及對于過多言辭的警示。倉頡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據說他是造字的始祖。詩人王安石通過描寫倉頡造書的自然而明了的過程,表達了對于言辭過多、言不達意的警戒和擔憂。他認為過多的言辭會使后來的人迷失方向,無法真正理解和領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王安石對于言辭的深刻思考。倉頡造書的過程被描述為自然而明了,暗示著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不需要過多的言辭來表達。通過“不詰自明”這一描述,詩人贊美了造字的偉大功績,并傳達了一種啟示:真正有價值的事物不需要多言即可顯現。
詩的后兩句“於乎多言,只誤後生”,表達了對于言辭過多的警示。王安石認為,言辭過多會使人們迷失方向,無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質。他擔心過多的言辭會誤導后來的人,使他們無法得到真正的知識和智慧。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于言辭的審視和警示,呼吁人們以簡潔、真實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它提醒人們在言辭表達中保持清晰和簡約,避免過度修飾和華麗辭藻。這首詩通過對于倉頡造字的贊美和對于言辭過多的警示,傳達了一種深刻的思考和教誨,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