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人間三十六,追逐孔鸞飛。
似欲來為瑞,如何去不歸。
琴樽已寂寞,筆墨尚光輝。
空復平生友,西華豈易依。
|
|
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解釋:
《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人間三十六,追逐孔鸞飛。
似欲來為瑞,如何去不歸。
琴樽已寂寞,筆墨尚光輝。
空復平生友,西華豈易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陳動之秘丞(指陳彥允,王安石的朋友)的離別之情。詩中描繪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友情的珍貴和不易。作者感慨地提到,人在世間只有三十六個年華,追逐著孔鸞(傳說中能飛升成仙的鳥)的飛舞。陳動似乎要來成為吉祥的征兆,但如何離去卻不復歸來。琴和酒樽已經變得寂寞,但文字和思想仍然閃耀著光輝。雖然與陳動分別,但作者希望他們的友誼能夠保持不變,盡管這在西華(指陳彥允的官職)已經不再容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和友情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感慨和對珍貴友誼的珍視。作者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人間光陰的短暫與無常與友情的珍貴對比起來。孔鸞飛舞的意象象征著追求卓越和超越凡俗的精神追求,而陳動的離去則暗示了這種追求的難以為繼和不可避免的離別。在琴和酒樽的寂寞與文字和思想的光輝之間,作者表達了對精神追求的堅持和珍視。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友誼的珍惜,希望即使在陳動離去之后,他們的友誼依然能夠保持下去,盡管這在陳彥允的官職已經不再容易。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表達,給人以深思和感慨,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思想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