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到金陵 / 作者:王安石 |
江湖歸不及花時,空繞扶疏綠玉枝。
夜直去年看蓓蕾,晝眠今日對紛披。
|
|
初到金陵解釋:
詩詞:《初到金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譯文:
初到金陵,江湖歸不及花時,
空繞扶疏綠玉枝。
夜直去年看蓓蕾,
晝眠今日對紛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創作的作品,描述了他初次到達金陵(現在的南京)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花的比喻和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江湖歸不及花時”,意味著江湖事物的歸去無法與花的盛開相媲美。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嘆,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江湖指的是人事紛紜的世俗之事,而花時則象征著美好和青春的時光。作者認為,盡管江湖中的事物錯綜復雜,但它們都無法與花的絢爛盛開相比。
接下來的兩句“空繞扶疏綠玉枝,夜直去年看蓓蕾”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回憶。扶疏綠玉枝指的是枝繁葉茂的綠色植物,暗示著昔日的美好景象。夜直去年看蓓蕾則描繪了作者在去年的夜晚觀賞花蕾盛開的情景,暗示著歲月的流逝。這里,作者通過對昔日美好事物的回憶,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
最后一句“晝眠今日對紛披”表達了作者對當前時光的感嘆。晝眠指的是作者與時光流逝慢慢適應并接受的過程,對紛披則表明當前的景觀繁多而雜亂。這句話象征著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他意識到當前的時光已經與過去不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事物和變化。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花的比喻和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和思考。通過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當前時光的觀察,作者表達了對時光短暫和生活無常的認識,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