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井 / 作者:王安石 |
沿崖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確無人耕。
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野人往往見神物,鱗甲漠漠云隨行。
我來立久無所得,空數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龍沉玉冊,小吏磔狗澆銀觥。
地形偶爾藏險怪,天意未必司陰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虛盈。
誰能保此千世後,天柱不折泉常傾。
|
|
九井解釋:
詩詞:《九井》
沿崖涉澗三十里,
高下犖確無人耕。
捫蘿挽蔦到山趾,
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
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
霜雪夏落雷冬鳴。
野人往往見神物,
鱗甲漠漠云隨行。
我來立久無所得,
空數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龍沉玉冊,
小吏磔狗澆銀觥。
地形偶爾藏險怪,
天意未必司陰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
丘壑自古相虛盈。
誰能保此千世後,
天柱不折泉常傾。
中文譯文:
沿著崖邊涉過三十里,
高高低低地沒有人耕種。
攀著蘿蔓拖著藤蔓到山腳,
抬頭看見瀑布如何崢嶸。
我余音投向林中,仿佛有風雨,
最末勢頭卷起土石仍像河坑。
飛蟲顫栗,奔走的野獸戰栗,
霜雪夏天降落,雷聲在冬天響。
野人經常見到神奇的事物,
龍鱗甲沉寂,云隨行動。
我來這里久久未獲得,
只有數石頭上的菖蒲生長。
高官系著龍沉的玉冊,
小官鞭打狗,潑灑銀觥。
地勢間或隱藏著險惡和奇怪,
天意未必掌管陰晴。
山川本應有起伏和干涸,
丘壑自古相對虛盈。
誰能保留這個傳世后代,
天柱不折,泉水常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觀和人事為主線,通過對山川地勢、自然現象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描述,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世間變幻無常的思考。
詩中通過描繪山崖、澗谷、瀑布等自然景觀,表現出山川的壯麗和多變,凸顯了自然界的偉大和無窮的力量。在這些景觀的映襯下,人類的力量和存在顯得微小而渺小,強調了人與自然的不可逾越的差距。
詩中還揭示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野人見到神奇的物象,山川有崩竭和干涸之時,顯示出自然界的奧秘和人類對其的認知有限。同時,通過描寫自然現象的變化,如飛蟲的顫栗、霜雪的夏天降臨、雷聲的冬天響起等,突顯了自然界的無常和變幻,寓意人世間的生命和命運也是如此。
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傳世后代的思考和對天命的質疑。作者希望有人能夠保留這些景觀和人類的智慧,使之能夠傳承千世。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種懷疑的態度,認為天意并不一定決定著一切,世事變幻莫測,人類的努力和智慧可能無法完全掌控和改變命運。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自然現象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命的思考。作者通過自然景觀的壯麗和變幻,以及人類對自然的依存和無奈,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引發讀者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