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窮封。
露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
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
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
|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解釋: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窮封。
露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
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
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太君周氏的離世,表達了對她的追思和緬懷之情。詩中以富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和意境,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太君的深深思念和對她墓地的懷念之情。通過描述太君周氏的離世和她的墓地,詩人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哀傷和對逝者永恒存在的信念。
賞析:
1.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窮封":描繪了太君周氏的離世,金閨指的是她身份顯貴的家族,石窮封則指的是她的墓地。這兩句通過描寫太君的身份和她的墓地,展現了作者對太君的敬重和懷念之情。
2. "露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露輴是指流露出的悲痛之情,吉路指的是太君的墓道。象服儼虛容則表達了太君莊嚴肅穆的形象。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太君的喪葬儀式和她高貴形象的描繪,體現了對她的敬愛和對她逝去的悲傷。
3. "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楚挽指的是太君的親屬和家族成員,他們都參與了太君的喪葬儀式。萊衣不更縫表示即使是喪服也不愿意有任何破損。這兩句表達了太君的喪葬儀式的莊重和參與者對太君的尊敬之情。
4. "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逝川指的是太君的墓地,劍自喜相逢則表示作者愿意與太君在死后相聚。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太君重逢的愿望,展現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太君的離世、喪葬儀式和她的墓地,表達了作者對太君的敬愛、懷念和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逝者永恒存在的信念和對死亡的超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意境展現了王安石對逝去親人的情感,給人以思考生死和珍惜親情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