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豐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詩 / 作者:王安石 |
獨龍東路得平岡,始免游人屐齒妨。
更有主林身半現,與公隨轉作陰涼。
|
|
元豐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詩解釋:
詩詞:《元豐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詩》
作者:王安石(宋代)
獨龍東路得平岡,
始免游人屐齒妨。
更有主林身半現,
與公隨轉作陰涼。
中文譯文:
獨龍東路修筑起平坦的山岡,
終于不再讓行人的履齒受到阻礙。
更有一位主人的林園,一部分呈現出來,
與公眾一同在轉彎處形成了一片陰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元豐二年十月政府改變道路后寫的。詩中描繪了一條名為獨龍東路的道路,這條路經過平坦的山岡,使行人不再受到行走的障礙。在路邊還有一個主人的林園,部分景色已經顯現出來。在轉彎的地方,這個林園與公眾一同形成了一片陰涼之地。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道路改變所帶來的便利之情。通過修筑平坦的山岡,行人的行走變得更加輕松順暢,不再受到履齒卡阻的困擾。同時,詩中出現的主人的林園是一處宜人的景觀,給人一種清涼、寧靜的感覺。作者通過描繪道路和林園的變化,表達了對政府改革的贊揚和對改變所帶來的好處的感激之情。
整首詩字數不多,但表達了作者對政府改革的喜悅和對新變化的贊美。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傳遞了一種愉悅的氛圍,讓讀者感受到道路改變所帶來的便利和宜人的環境。這首詩展現了王安石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是一首充滿贊美和感激之情的宋代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