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心期自與眾人殊,骨相知非淺丈夫。
獨斡斗杓環(huán)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
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繡三朝國有儒。
爽氣忽隨秋露盡,但留陳跡在龜趺。
|
|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解釋:
詩詞:《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中文譯文:
心期自與眾人殊,
骨相知非淺丈夫。
獨斡斗杓環(huán)帝座,
親扶日轂上天衢。
鋤耰萬里山無盜,
袞繡三朝國有儒。
爽氣忽隨秋露盡,
但留陳跡在龜趺。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忠獻韓公的挽辭,表達了對韓公忠誠賢德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韓公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賞析:
這首詩以韓公為主題,通過對他的贊頌和回憶,展示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卓越貢獻。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解析:
心期自與眾人殊,
骨相知非淺丈夫。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韓公內心高尚的評價,認為他的心志與常人迥異,韓公的品德和才華非同尋常。
獨斡斗杓環(huán)帝座,
親扶日轂上天衢。
這兩句描繪了韓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職責。"斡斗杓"是指掌控國家大權,"環(huán)帝座"表示他的地位高聳,"扶日轂上天衢"則意味著他在朝廷中扶持皇帝,引導國家的軌跡。
鋤耰萬里山無盜,
袞繡三朝國有儒。
這兩句表達了韓公在治理國家方面的杰出成就。"鋤耰萬里山無盜"形象地描繪了他對國家的清廉治理,"袞繡三朝國有儒"表示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貢獻,使得國家充滿了儒風。
爽氣忽隨秋露盡,
但留陳跡在龜趺。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韓公的思念之情。"爽氣忽隨秋露盡"意味著韓公的氣息已經消散,不再存在,"但留陳跡在龜趺"表示他的功績和足跡永存于世,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
這首詩通過優(yōu)美的辭藻和崇高的情感,向忠獻韓公致以深深的敬意,并展示了他在政治、教育和文化上的卓越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