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 / 作者:王安石 |
怒水憑風雪壟高,亂流追我只魚舠。
忽看淮月臨寒食,想映江春聽伯勞。
道義當成麟一角,文章已禿兔千毫。
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時見兩髦。
|
|
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的《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怒水憑風雪壟高,
亂流追我只魚舠。
忽看淮月臨寒食,
想映江春聽伯勞。
道義當成麟一角,
文章已禿兔千毫。
后生可畏吾知子,
南北何時見兩髦。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李君昆弟的離別情景以及對他們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后輩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怒水的波濤、風雪的壟高,表達了離別時的激情和動蕩不安的心情。亂流追逐著作者的魚舟,形象地描繪了離別之時的心緒紛亂。
詩中的"淮月臨寒食"和"江春聽伯勞"是寥寥數語,卻勾勒出作者對友誼和離別的思念之情。淮月臨寒食是指農歷四月初八的寒食節,而江春聽伯勞則是指春季江邊聽到伯勞鳥的鳴叫聲。這些細節在短短幾句中呈現出作者內心的感受,增加了詩詞的情感深度。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李君昆弟的贊許和對后輩的期望。"道義當成麟一角,文章已禿兔千毫"意味著作者對李君昆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才華橫溢的贊賞。而"后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時見兩髦"則表達了作者對后輩的期待,希望他們能夠珍惜時光、奮發向上。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深情厚意和對后輩的期望與鼓勵。同時,通過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表達方式和對情感的細膩描繪,體現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