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蒼黃離家問南北,中路思歸歸不得。
風濤何處不驚人,雨雪前村更欺客。
舊交旌旆此盤桓,見我即令兒解鞍。
荒山樂官歌舞拙,提壺沽酒聊一歡。
行藏欲語眉不展,互嘆別離心繾婘。
行年半百勞如此,南畝催耕未宜晚。
|
|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解釋:
詩詞《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下面是對其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蒼黃離家問南北,
中路思歸歸不得。
風濤何處不驚人,
雨雪前村更欺客。
舊交旌旆此盤桓,
見我即令兒解鞍。
荒山樂官歌舞拙,
提壺沽酒聊一歡。
行藏欲語眉不展,
互嘆別離心繾婘。
行年半百勞如此,
南畝催耕未宜晚。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李屯田守桂陽為主題,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歸鄉的思念之情。詩人離開家鄉,長時間在外地旅行,問詢南北的消息,卻無法回到中途的故鄉。無論是在風浪激蕩的地方,還是在雨雪彌漫的村落,都難以避免陌生人的欺凌。在這種陌生的環境中,詩人與舊友相聚,旗幟飄揚,但很快又要分別,舊友兒子解開馬鞍,準備離去。在偏僻的山野之中,官員們的歌舞表演顯得拙劣,只能提起酒壺,一同陶醉暢談。詩人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思緒,希望能夠傾吐,但是眉頭緊鎖,無法言說,只能相互嘆息,表達別離之情。詩人已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歲月,辛勞如此,還未能夠安心耕種故鄉的土地,因此他急切地提醒自己,不能太晚了。
賞析:
這首詩作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鄉別井、思念故鄉的情感。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風濤和雨雪,以強調離鄉之苦和陌生環境的艱辛。通過描繪舊友相聚的場景,表達了對親友的眷戀和別離的傷感。詩人內心的激蕩和不舍之情通過行藏間的細微動作和無言的嘆息得以表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迫切歸鄉的心情和對時間流逝的警醒,顯示出詩人對家園的眷戀和希望。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人生旅途中的離別、思鄉和對故土的眷戀,展現了詩人王安石深沉的情感和對家園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