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嶺 / 作者:王安石 |
太白巃嵷東南馳,眾嶺環合青紛披。
煙云厚薄皆可愛,樹石疏密自相宜。
陽春已歸鳥語樂,溪水不動魚行遲。
生民何由得處所,與茲魚鳥相諧熙。
|
|
太白嶺解釋:
詩詞:《太白嶺》
太白巃嵷東南馳,
眾嶺環合青紛披。
煙云厚薄皆可愛,
樹石疏密自相宜。
陽春已歸鳥語樂,
溪水不動魚行遲。
生民何由得處所,
與茲魚鳥相諧熙。
中文譯文:
太白巃嵷東南馳,
眾嶺環合青紛披。
煙云厚薄皆可愛,
樹石疏密自相宜。
陽春已歸鳥語樂,
溪水不動魚行遲。
生民何由得處所,
與茲魚鳥相諧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作品,以太白嶺為題材,描繪了山嶺的壯麗景色和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首先,詩中提到的太白巃嵷是指太白山的山勢雄偉,向東南延伸。眾嶺環合青紛披,形容山嶺環繞,蒼翠蔥蘢,景色壯麗。煙云的濃淡變化都令人愛慕不已,樹木和石頭的疏密有序,相得益彰。
接著,詩人描述了春天的到來。陽春已歸,鳥語歡樂,生機盎然。溪水流動不止,魚兒游動緩慢,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安詳。
最后兩句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生民指人民,詩人表達了對人民生活幸福安樂的思考。在這個和諧的環境中,人們與魚鳥相得益彰,彼此和諧共生,共享寧靜和熙和的氛圍。
整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嶺、煙云、樹石、鳥魚等元素,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和諧之美,并寄寓了人民安居樂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自然的熱愛,以及他對社會和人民幸福的思考和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