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晼山馬上作 / 作者:王安石 |
恆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馬倚長崖,煙云爭吐沒。
遠(yuǎn)疑嵩華低,近豈潛衡匹。
奚為鮮眺覽,過者輒倉卒。
吾將凌其巔,震蕩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於此忽。
邃深不可俯,儲藏盡妖物。
踴躍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絕山,歲久沉汨沒。
誰將除茀涂,萬里游人出。
|
|
望晼山馬上作解釋:
詩詞:《望晼山馬上作》
作者:王安石(宋代)
朝代:宋代
恆天青郁郁,
千峰互崷崒。
放馬倚長崖,
煙云爭吐沒。
遠(yuǎn)疑嵩華低,
近豈潛衡匹。
奚為鮮眺覽,
過者輒倉卒。
吾將凌其巔,
震蕩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
世孰於此忽。
邃深不可俯,
儲藏盡妖物。
踴躍狼虎群,
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絕山,
歲久沉汨沒。
誰將除茀涂,
萬里游人出。
中文譯文:
天空常常一片青藍(lán),
千山峻峭相互交錯。
我放馬依靠在高崖旁,
云霧爭相吞沒。
從遠(yuǎn)處看,嵩華山顯得低矮,
近處的山峰卻隱藏得高聳。
為何少有人登上此山俯瞰,
路過的人總是匆忙離去。
我將攀登至山巔,
震撼著眺望渤海和黃海。
旁人對我說,
這世界又有誰能比此地更令人突然驚嘆?
山的深處無法俯視,
儲藏了各種珍奇的動物。
狼虎群體躍動,
蛇虺蜿蜒于山洞之中。
可惜啊,這座危險而絕美的山,
多年來沉默湮沒。
誰將來清除這山上的荊棘,
讓萬里之游人從此涌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安石對晼山的向往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他將山的高峻、云霧的變幻以及山中的珍奇動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秘。詩中的"恆天青郁郁"和"千峰互崷崒"描繪了山峰的高聳和繁多,"放馬倚長崖,煙云爭吐沒"則表現(xiàn)了云霧繚繞的景象。
詩人表達(dá)了自己攀登晼山的決心,他要登上山巔,俯瞰渤海和黃海,展望廣闊的世界。他認(rèn)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可以與晼山相比,令人如此驚嘆。他向旁人傳達(dá)了自己的決心和對山的敬畏之情,強(qiáng)調(diào)晼山的深邃和隱藏其中的珍奇動物。
整首詩以景描寫為主,通過描繪山的壯麗景色和自然奇觀,表達(dá)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時,詩中也有對人類行為的思考,通過描繪過路行人匆忙離去的情景,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美景的忽視和匆忙的生活態(tài)度。
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王安石作為一位宋代文人的才藝和對自然的熱愛。它傳達(dá)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啟發(fā)人們重新關(guān)注和珍視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