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圣寺杏接梅花未開 / 作者:王安石 |
紅蕊曾游此地來,青青今見數枝梅。
只應尚有嬌春意,不肯凌寒取次開。
|
|
證圣寺杏接梅花未開解釋:
詩詞:《證圣寺杏接梅花未開》
紅蕊曾游此地來,
青青今見數枝梅。
只應尚有嬌春意,
不肯凌寒取次開。
中文譯文:
曾經紅蕊游玩過這個地方,
如今青青地看到幾枝梅花。
它們應該仍然懷有嬌嫩的春意,
不愿意忍受嚴寒而提前開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作品。詩中以寺廟的杏樹和梅花為主題,表達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仍然保持嬌嫩的春意,不肯草率地開放的形象。
首句“紅蕊曾游此地來”,描繪了過去春天的景象,紅蕊(指梅花花蕊)曾經在這個地方盛開過。接著,“青青今見數枝梅”,表明現在梅花依然青青蔥蔥地出現在眼前。這兩句構成了對比,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只應尚有嬌春意,不肯凌寒取次開”,通過梅花的態度和選擇,表現出它們對于寒冷的抵抗和不愿意草率開放的姿態。梅花被賦予了堅韌不拔、不畏嚴寒的品質,它們寧愿等待適合的時機,保留著嬌嫩的春意,不愿意被寒冷所侵襲。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梅花的獨特品質和堅韌的生命力,寄托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理解。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詩人映照了人生的意蘊,傳達了對于堅持和等待的品質的謳歌。這首詩詞充滿了意境和哲理,賦予讀者一種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