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北山隱居王閑叟壁 / 作者:王安石 |
荒村日午未開門,雨後余花滿地存。
舉世但能旌隱逸,誰人知道是王孫。
|
|
題北山隱居王閑叟壁解釋:
《題北山隱居王閑叟壁》是王安石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荒村日午未開門,
雨后余花滿地存。
舉世但能旌隱逸,
誰人知道是王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北山上王閑叟的壁畫題字。詩人王安石在詩中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對自身身份的思考。詩人描述了北山上的荒村,在正午時分,王閑叟的門仍未開啟,這表明他喜歡安靜的隱居生活。而在雨后,地上還殘留著余下的花朵,顯示了王閑叟對自然的關(guān)注和敏感。詩人認為,這種隱居的生活方式并非世人所能理解,只有少數(shù)能夠理解和推崇隱逸之道的人才能真正認識到王閑叟的價值,而不是因為他是王孫才受到他人的關(guān)注和尊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王閑叟隱居生活的描繪,展現(xiàn)了王安石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外界評價的反思。詩中的荒村、日午未開門、雨后余花等描寫,傳遞出一種寧靜、深邃的氛圍,表現(xiàn)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敏感。詩的最后兩句"舉世但能旌隱逸,誰人知道是王孫"則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一種自嘲和無奈。詩人認為,盡管隱逸生活有著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但能夠理解和推崇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大多數(shù)人只看重王閑叟的身份地位,而忽視了他真正的內(nèi)涵和價值。這種對價值判斷的反思,使得詩詞更加深入人心,引發(fā)讀者對現(xiàn)實社會中價值觀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王閑叟隱居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社會對價值的反思。它不僅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隱逸生活的謳歌,也通過對王閑叟的評價,揭示了社會對身份地位的過分看重和對真正價值的忽視。這使得這首詩在宋代文學中獨樹一幟,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