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虞醇翁 / 作者:王安石 |
輟學以從仕,仕非吾本謀。
欲歸諒不能,非敢忘林丘。
臨餐恥茍得,冀以盡心酬。
萬事等畫墁,雖勤亦何收。
揚揚古之人,彼職乃無憂。
感子撫我厚,欲言秪慚羞。
|
|
答虞醇翁解釋:
《答虞醇翁》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輟學以從仕,仕非吾本謀。
欲歸諒不能,非敢忘林丘。
臨餐恥茍得,冀以盡心酬。
萬事等畫墁,雖勤亦何收。
揚揚古之人,彼職乃無憂。
感子撫我厚,欲言秪慚羞。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回答虞醇翁(一位友人)的詩作。詩中表達了王安石輟學從政的決定以及對自己從政道路的思考和感慨。他表示輟學從事官職并不是他最初的志向,但出于某種原因迫使他不能回到他鐘愛的山林生活。他在吃飯的時候感到羞愧,希望通過全心全意地履行職責來彌補。然而,他對于種種事務(wù)的辛勤努力卻很難有所收獲。與古代的偉大人物相比,他的職責似乎并不令人憂慮。他感激虞醇翁對他的厚愛,但對于自己的回答感到羞愧。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xiàn)了王安石在宋代政治改革時期的困惑和矛盾心態(tài)。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他在政治生涯中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和折磨。他輟學從政,并非因為個人志向,而是被時勢所迫。他對于離開山林生活的思念和羞愧感是明顯的,他在吃飯的時候感到茍且和羞愧,希望能夠通過全心全意地履行職責來彌補這種感覺。然而,他也意識到自己所從事的事務(wù)很難有真正的成果,與古代偉大人物相比,他的職責似乎微不足道。盡管如此,他仍然感激虞醇翁對他的厚愛,并對自己的回答感到羞愧。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個人情感和困惑,展現(xiàn)了王安石作為政治改革家的心路歷程。它體現(xiàn)了他對政治生活的矛盾感和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個人所從事事務(wù)的反思和對于自身價值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是他個人情感與政治理想的結(jié)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