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樂道讀進士試卷 / 作者:王安石 |
文卓始隋唐,進取歸一律。
安知鴻都事,竟用程人物。
變今嗟未能,於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論常見屈。
故令俶儻士,往往棄堙郁。
皋陶敘九德,固有知人術。
圣世欲爾為,徐觀異人出。
|
|
和王樂道讀進士試卷解釋:
譯文:與王樂道讀進士試卷
詩意:這首詩是宋代作家王安石的作品。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自己未能在進士考試中有所作為的遺憾和無奈。他感嘆說,盡管文風卓越,但他無法像歷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那樣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他認為自己的才華雖然出眾,但卻不能被當時的政治體制所重用,導致他的才華如同流波一樣被浪費,高尚的理念也常常受到壓制。因此,他呼吁有才華的士人們要勇于拋棄困頓和壓抑的環境,力圖有所作為。最后,他希望圣明的時代能夠發現并重用像他這樣的異人。
賞析:這首詩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王安石內心的無奈和遺憾。他在詩中稱自己的文風卓越,但卻感到自己的才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利用。他使用了流波的比喻,形容自己的才華像流水一樣被浪費掉了,而高尚的理念也難以得到實現。他對當時政治環境的壓制和限制感到失望,呼吁有才華的士人要有勇氣拋棄困境,追求真正的成就。最后,他表達了自己希望圣明的時代能夠重視并發現像他這樣的異人,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王安石對自己才華被浪費的無奈和對時代政治限制的不滿,同時也透露出對有才華的人能夠在合適的時機得到發現和重用的期望。
|
|